基礎老件家具保養須知
-
避免陽光直射與潮濕環境
老件多為天然木材製成,長時間曝曬可能導致乾裂與褪色,濕氣過高則可能引發膨脹或發霉 (相對濕度在55%-65%之間為最適範圍)。建議擺放於乾燥通風的室內空間,並避免家具背面緊貼牆面。
如需放置於窗邊,建議選擇光線為間接自然光的位置,避免長時間直射日照,以延長家具壽命並維持表面狀態穩定。日常可以使用加濕器或除濕機維持室內濕度在55%-65%,如果沒有加濕器或除濕機,儘量保持環境通風,避免水氣滯留。 -
避免重壓、硬物刮傷與熱源直接接觸
建議避免在家具表面長時間放置重物或尖銳器具,以降低結構壓損與表面刮傷風險。
同時也應避免熱鍋、熱杯或電器設備直接接觸,高溫可能造成變色、起泡或留下難以修復的熱痕。日常可搭配杯墊、桌布或隔熱墊使用。 -
避免化學清潔劑或含矽噴劑
請不要使用酒精、去漬油、多功能清潔劑或家具亮光噴霧(特別是含矽成分)。這些產品可能會破壞木頭表面的保護層,讓塗裝變霧、脫落或出現斑點。建議使用木器專用的中性清潔產品或乾布維護。
-
定期除塵,使用柔軟乾布
建議定期以毛刷、乾布和吸塵器擦拭清除積塵,較髒的部分可以以擰乾的濕布擦拭,再以另外一條乾布將家具擦乾。
請避免使用太濕的濕布或酒精類清潔劑,以免水分滲入木材造成膨脹、變形,或溶解原有蠟層與表面塗裝,進而影響木紋與色澤的穩定性。清潔時切勿使用科技海綿、菜瓜布等會拋光或刮傷木材表面的用品來進行清潔。 -
適度上蠟保養,恢復光澤
建議每 3–6 個月使用蜂蠟或木器專用保養油,薄擦一層並沿木紋方向拋光,有助滋潤木材與維持光澤。
! 未清潔直接上蠟,可能將灰塵封入表面,產生不均勻色塊或霧面感。請確實除塵後在進行上蠟 -
小痕跡為使用過程自然留下的痕跡
老件家具經歷時間流轉,表面常會留下些許刮痕、磨損或色澤變化,這些痕跡記錄著家具曾被使用與陪伴的痕跡。
只要結構穩定、功能正常,這些細微的痕跡不影響日常使用,也構成了老件獨有的溫潤質感。
如有需要修整,建議採局部處理,保留原有質地與時光感。
家具常用木種特性
Teak(柚木)
柚木屬於中硬質木材,含有豐富天然油脂與良好的防水性能,是極具穩定性的高級木種。
色澤從金黃色至深棕色不等,具有獨特的油光感與直順細緻的紋理。
質地厚實,不易變形或腐蝕,非常適合用於邊櫃、桌面與戶外家具等長時間使用的場合。
Elm(榆木)
榆木為中硬質木材,具彈性與韌性,乾燥後穩定性佳,不易裂縫。
色調多為黃褐至中棕色,紋理自然奔放、富有波動感與層次感。
適用於桌面、椅背與結構家具,展現溫潤質樸的手工風格,常見於老件或復古家具中。
Beech(山毛櫸)
山毛櫸為偏硬且具良好彈性的木種,結構細密均勻,加工性優異。
色澤多為淡粉棕至淺紅色,紋理直順柔和。
由於木質穩定且耐彎曲,廣泛應用於彎木椅、椅腳與內部結構件,是北歐家具常見用材。
Oak(橡木)
橡木屬於硬木,質地堅實、承重力強,乾燥後穩定性高。
色澤自淡黃至中棕色,紋理清晰粗獷,常帶有虎斑紋與明顯年輪感,極具自然氣息。
廣泛應用於桌板、儲物櫃、椅架與地板,是實用性與視覺感兼具的優良木材。
Birch(樺木)
樺木為中偏軟木材,質地細膩,易加工與上漆。
色澤多為淡米色至淺黃,紋理直順柔和,整體視覺均勻清新。
常用於現代風格家具、櫃體、兒童家具與簡約設計作品中,適合室內乾燥環境。
Walnut(胡桃木)
胡桃木屬於中偏硬的高級木種,結構穩定,抗變形力強。
色澤深棕至巧克力色,紋理自然流暢,具有深淺層次與高雅質感。
常見於高級桌面、電視櫃、展示櫃等家具中,是歐洲與美洲古典與現代家具的常用材料之一。
Ash(白蠟木)
白蠟木為中偏硬木材,具彈性與強度,乾燥處理後穩定性高。
色澤自米白至淡棕灰,紋理筆直清晰,外觀乾淨俐落。
廣泛用於椅架、桌腳、支撐結構與北歐風格家具,是結構與視覺兼具的實用木種。
Mahogany(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為中硬木材,結構穩定,具良好加工性與天然光澤。
色澤紅褐至深紅,紋理細緻略帶波動感,表面拋光後呈現溫潤的金屬感。
常用於雕花家具、古典餐桌與高級收納櫃,是英式傳統家具的代表性材料。
Rosewood(玫瑰木)
玫瑰木為極硬重的珍貴木材,油脂含量高,耐候與防腐性極佳。
色澤多為深紅、紫褐或紫黑色,紋理奔放深沉,視覺張力強烈,帶有獨特香氣。
多應用於高端收藏家具、展示層板與裝飾面材,是極具藝術性與價值感的材種。